多疑症怎么治疗 如何面对自己多疑的心理

相信大家对于多疑症都不陌生,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任、封闭思路等,多疑症的表现一般为两种,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消除猜疑心理呢?多疑症怎么治疗呢?本文今天就介绍一些关于多疑症方面的心理常识 。
生活中会有一群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不仅自己的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 下面就来看看多疑症怎么治疗吧 。
怎么消除猜疑心理
1.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 , 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 。
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 , 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 。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
2.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和周围的人群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
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
3.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 , 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 。
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
4.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没有不被误会的人,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解除,那就会发展为猜疑;若猜疑也不能及时的解除 , 就很可能会导致不幸 。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象,解除误会 。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 。
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 , 也很有好处;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 , 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
5.心理治疗
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 。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 。认真配合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
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不符合常情的行为和思维 。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 , 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 。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 。坚持练习 , 必然有益 。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
非我疗法、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都有一定效果 。
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 , 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 , 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 。
同时请精神科医生讲解治疗原理,给病人以鼓励和奖品 。第二阶段再让病人逐步接触能诱发强迫的刺激,一方面阻止症状的出现,一面使刺激逐渐升级 。实践证明,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人,大多数用此法能获得好的效果 。
【多疑症怎么治疗 如何面对自己多疑的心理】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 , 效果也较满意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 , 无需重复 。
造成猜疑的成原因有以下几种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 。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 。”反之,不相知 , 必定长相疑 。不过,“他信”的缺乏 , 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 。
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 , 至少是信心不足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 。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 , 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
多疑的表现
1.内应多疑
有的人常犯多疑?。?一旦怀疑某人对自己不好,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 便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情绪立即反常,半天都不能排解 。严重些的,好几天都心情郁结 , 脸上愁云密布,这就是内应多疑 。
精神病学家曾对这种人做过心理测定,发现他们在犯多疑病的日子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内分泌出现某种混乱,大脑电波有某种异位 。
他们多数人会患上程度不同的神经衰弱症、血管硬化症、高血压症 , 少数人会发展成为精神病 。
2.外应多疑
外应多疑的人怀疑后很快对外界做出反应,特点是针锋相对:如果认为别人讽刺了他,便要反唇相讥;如果觉得别人看不起他 , 便要以冷淡回答 。
严重的,如果觉得自己性命受到威胁,还要杀人以“自卫” 。因怀疑而打人、骂人 , 甚至杀人,便构成了犯法、犯罪,就成了社会祸患了 。外应多疑的危害更大 。
老人多疑的原因
第一是生理的原因
年龄大了,视力和听力渐渐也下降了,这时候,老人听的看的不如以前多 , 也没那么准确,因此容易多疑 。
第二是人际交往的原因
退休之后,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变化了 。从前工作中会接触很多人 , 现在接触得少,如果老年人心态调整得不好,容易觉得自己“没用了”,慢慢开始多疑 。
第三是老化的原因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 性格方面的一些特点会变得明显 。可能年轻的时候比较多心,到了老年就容易变化为多疑 。
巧妙转移老人注意力
对老人的多疑,儿女解释了几次之后 , 有时会有点不耐烦,“老人怎么那么犟呢?”对此,专家指出,先应看看老人的多疑有没有根据 , 即使他有一些多余的疑虑,若想开导老人,也不要用“硬碰硬”的方法 。她建议,如果找一些活动让老人转移注意力 , 效果会更好 。
和老人起冲突时,不要和他争论,尽量理解老人因为年龄大而产生的一些情绪 。有时间的话,多听老人讲一讲自己的烦恼 , 让他把烦心的事倾述出来 。
如果和老人沟通总是有矛盾,可以把机会“让”给让老人的同学、朋友,同龄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许能让老人多疑的问题更好的化解 。
另外,儿女如果有时间 , 可以制造一些机会,让老人多和别人接触 。把注意力从那些“疑点重重”的事情上转移开 。生活中有了新内容,新的社会关系,自然会少留意过去的事 。
多疑多虑型要多吃蔬菜
疑虑和忧思之人多是苍白、瘦弱的,主要是能量、蛋白质摄取量很低,导致贫血、体力不足 。
可喝绿茶,绿茶可以放松人的情绪,使精神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多吃蔬菜,蔬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 。
多疑症的危害
多疑心态一旦形成,相对就比较顽固,它是导致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温床 , 需要警惕 。但单纯的多疑,即在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之前,则通常在误会或有人搬弄口舌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例如妻子因社交需要与异性接触就怀疑妻子不忠 , 听到别人的善意批评就怀疑别人存有敌意等等,即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具有多疑心态的人才会“疑心生暗鬼”,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才会产生忿恨甚至报复心理 。而在其他没有诱发情景的时间里,则一般不会产生多疑心态,完全能像常人一样心态平静地生活 。
怎么消除猜疑心理
第一、优化个人的心理品质
也就是说要加强个人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的修养,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拓宽胸怀,以此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的干扰 。
第二、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 。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 扩展思路 , 走出“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
第三、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
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 。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来个“曝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
第四、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
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 , 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剧 。因此 , 当人们听到“长舌人”传播流言时 , 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必要时还可以当面给予揭露 。
第五、要综合分析被猜疑对象的长期表现 , 识破各种离间计
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多疑症的表现以及治疗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面对这种猜疑的心理时 , 我们要及时的纠正 , 要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培养自信心,和他人要及时的沟通,以便解除多疑的想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