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豆芽是谁,豆芽个人资料( 三 )


豆芽作为素菜食用, 较早见于林洪的《山家清供》:“温陵(今福建泉州)人家,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前数日, 以水浸黑豆, 曝之 。 及芽, 以糠皮置盆中, 铺沙植豆, 用板压 。 长则覆以桶, 晓则晒之, 欲其齐而不为风日损也 。 中元, 则陈于祖宗之前, 越三日出之 。 洗, 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 卷以麻饼尤佳 。 色浅黄, 名‘鹅黄豆生’ 。 ”同样文字, 亦见于《双槐岁抄》 。
《东京梦华录》中称豆芽为“种生”:“又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 以水浸之, 生芽数寸, 以红蓝草缕束之, 谓之‘种生’, 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 ”
陈元靓《岁时广记》中, 则称“豆菜”为“生花盆儿”:“京师每前七夕十日, 以水渍绿豆成豌豆, 日一二四易水, 芽渐长至五六寸许, 其苗能自立, 则置小盆中, 至乞巧可长尺许, 谓之‘生花盆儿’, 亦可以为菹 。 ”
在宋朝时, 食豆芽已相当普遍 。 豆芽与笋、菌, 已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 。 宋元时食豆芽, 主要用于凉拌 。 《易牙遗意》记其方:“将绿豆冷水浸两宿, 候涨换水, 淘两次, 烘干 。 预扫地洁净, 以水洒湿, 铺纸一层, 置豆于纸上, 以盆盖之 。 一日洒两次水, 候芽长, 淘去壳 。 沸汤略焯, 姜醋和之, 肉燥尤宜 。 ”
明清之后, 有芼(mào 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之为羹者, 有以油炸之, 亦有以鸡汁和豚汁烫而食之 。 诸种豆芽中, 豌豆苗相比更为鲜美 。 《清稗类钞》记:“豌豆苗, 在他处为蔬中常品, 闽中则视作稀有之物 。 每于筵宴, 见有清鸡汤中浮绿叶数茎长六七寸者, 即是 。 惟购时以两计, 每两三十余钱 。 ”
食豆芽须掐去根须及豆, 因此到清代称做“掐菜” 。 到了明清, 文人们就开始讲究豆芽要入汤融味 。 《随园食单》有豆芽条称:“豆芽柔脆, 余颇爱之 。 炒须熟烂, 作料之味才能融洽 。 可配燕窝, 以柔配柔, 以白配白故也 。 然以其贱而陪极贵, 人多嗤之, 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尧舜耳 。 ”巢父与许由, 此两人都是隐士 。 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 巢父不受 。 尧要把君位让给许由, 巢叫许由隐居 。

推荐阅读